6個小妙招讓孩子主動關注你
眾所周知,自閉癥孩子經常把注意力放在感興趣的物品上,反而很少主動、自發地去關注別人。孩子家長經常與我們說道,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學習時是這樣,生活上也是這樣。叫他他不理,問他他不應,以至于我的嗓門越來越大,卻依然沒辦法讓他關注我……”顯然,想要吸引孩子的關注,并不能僅僅靠“大嗓門”和“嘮叨”,而是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。今天,霸州星智語培訓學校帶大家一起學習幾個方法,既能讓孩子主動關注你,還能與孩子建立親密的“親子關系”。
1.使用夸張的聲音吸引關注
日常和孩子交流溝通時,你會用到“寶寶語”嗎?
細心的家長不難發現,老師在給孩子上課時,通常使用的語言、動作、表情等都會略顯夸張,這樣可以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。其實,夸張在孩子面前非常好用,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對夸張的表達方式有反應,并且喜歡這種方式。家長要利用好孩子的這個特點,在日常和孩子交流時,就可以多多的使用夸張的“寶寶語”。例如在給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、好玩的玩具時,或者孩子主動分享給我們自己喜歡的物品時,通過夸張的聲音和表情作為回應,讓孩子覺得關注別人是一件好玩、有意思的事情。家長的語言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興趣,如果我們的語言能吸引住孩子,他的一日活動都會“跟著我們走”,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。一旦語言不夠生動,就無法吸引孩子,幼兒就會分散注意力,去做自己的事,這時活動繼續下去就沒有效果了。有趣的語言是非常吸引孩子的,比如像動物的聲音“汪汪”、“喵喵”,語氣詞“哇”、“耶”,都是容易記住和理解的。有時候,以一種激動的方式、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同一個詞語也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,這對孩子來說更有趣。比如把孩子抱起來旋轉,說:“飛咯!飛咯!”,輕敲著玩具小鼓的時候,說:“咚咚咚!”
對于新手家長來說,夸張的難度在于放不下身段、放不開手腳、不好意思,所以我們應該自己當成一個演員,大量練習夸張的語言和表情、動作。
2.有創意的玩具、游戲玩法
除了語言、表情吸引孩子關注以外,你有沒有覺得老師似乎總能和孩子玩在一塊?一個簡單的小汽車,在孩子手里,他只會轉動汽車輪子,放在了家長手里,只會簡單的推著汽車前進,可是放在老師手里,他們卻總能創造出許多花樣玩法。如果讓孩子選擇,當然是愿意跟著玩法眾多的老師一起游戲活動??!其實,家長要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,時刻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就要像哆啦A夢一般,總能拿出許許多多的玩具,還能變換著花樣帶著孩子一起玩,這樣他才會喜歡你,并愿意主動關注你。
以孩子的興趣為主:在玩玩具時,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,例如孩子喜歡小火車,討厭毛茸茸的觸感,你卻拿一個毛絨玩具給孩子,他當然會對你不理不睬了。
變換不同的玩法:想讓孩子喜歡崇拜你嗎?如果你能將孩子喜歡玩的玩具,多研究幾種玩法,展示給孩子看,他一定愿意崇拜你,和你一起玩。
突如其來的不同:在傳統的玩法中,加入一些特殊玩法,讓孩子關注到你。例如,孩子在推著小汽車走,你也可以在一旁做同樣的動作,然后可以設置幾個障礙物,讓小汽車跨越障礙物,或者設置好終點,以更快的速度沖過終點,這些都會給你的表現加分。
增加想象力:自閉癥孩子的假想能力一直是“硬傷”,那么在游戲中,加入一些想象力的玩法,例如假扮游戲,既能吸引孩子的關注,又能提升孩子的假想能力,何樂而不為呢?
多制造互動的情境: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時,可以試試撓癢癢的方式,跑到孩子的面前,撓癢癢,和他們進行打鬧。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歡撓癢癢,而是喜歡拍手、擁抱、耳語,或者是某個特別的屬于你們的儀式,多去嘗試找到最有效的方式。在活動或游戲中,都可以靈活的使用,讓孩子熟悉這些互動的方式。
長此以往,每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,我們都能呈現給孩子喜歡的事物,相信孩子對我們的關注會越來越感興趣了。
3.設置難關,等待時機
將餅干放到一個孩子夠不著的地方或打不開的容器里,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拿出餅干吃,增強孩子的需求。孩子看到后,會忍不住想吃他拿不到的餅干,轉而會求助我們。當孩子能成功拉扯你的衣角,把餅干指給你看的時候,孩子在向你提要求,這就是我們最想要的關注!如果孩子的求助沒有“眼神”關注時,不要立刻滿足孩子,給孩子多一點反應的時間。等幾秒鐘,讓孩子能自發的關注我們,避免把我們當做滿足需求的工具來使用。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心急,我們應該給孩子適當的等待時間,避免急著給予提示及輔助。等待的時間不要太短,不然孩子就沒有機會看你,也不要太長,避免孩子有情緒或者放棄。
在等待的過程中,可以用語言暗示,例如增加一些聲音或動作等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
4.情境的自然誘發
要想獲得孩子的主動關注,最好是從自然情境中尋找。首先我們應該跟隨孩子的引導,觀察孩子正在做的內容,加入他的活動,從他喜歡的活動開始。例如孩子正在玩車子時,可以拿另一輛車加入,跟他一起玩車。在玩車中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內容,設計一些有關的好玩的玩法,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我們的身上。另外,當孩子正在獨自做自己事情的時候,我們最好不要粗暴的去打斷,而是融入進去和孩子一起玩,培養共同關注。比如在公交車上,孩子在看窗外,我們經常會貿然的打斷他,問他:“你在看什么?外面好看嗎?”,其實這樣是不好的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?我們可以盡量跟蹤孩子的目光,在旁邊給他講述看到的東西,運用孩子的興趣,一起建立共同專注,從而引發孩子的興趣,讓孩子主動關注我們。為了制造一些互動內容,也可以故意制造趣味性。例如:孩子推球前進時,突然被另一輛車子阻撓;一來一往的推球時,突然把球蓋住說“不見了”,這種制造有趣的情境也常能引發持續關注和互動。利用這些孩子感興趣的內容,來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我們的身上,對我們感興趣。所以樂趣不可或缺,大量地逗孩子笑吧。
5.提供選擇權
在做任務時,如果孩子配合能力較差,我們已經使出了“九牛二虎之力”,孩子的關注點卻依然在別的地方。
這時,我們就可以拿出孩子喜歡的強化物(比如餅干或糖果),問他“你喜歡哪個?選一個吧?”。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零食,選擇之后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,并且有動機去得到他選的好吃的,也就有動機進行下一個目標了。
在“無條件給強化物”時,要注意強化物的區分。孩子在東張西望,可以給孩子喜歡的物品吸引注意力,但強化物的強度是比較低的(一小塊海苔)。當他的注意力被吸引回來,完成任務后,就可以給強度較大的強化物了(一大塊海苔)。另外,在完成任務時,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輔助方法吸引孩子的關注。比如:在孩子走神的時候,家長把強化物放自己的眼前來吸引孩子注意力,再逐漸放到自己臉的旁邊;或者遮擋住孩子正在關注的物品,孩子會下意識的去看遮擋物品的我們;還有突出指令的重點等方法。要注意的是這些都屬于輔助手段,最后要逐漸撤掉這些輔助。
6.保證吸引關注的意義
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放空思想,進入了“自閉的世界”時,出于某種心理,往往會貿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??伤麄儏s沒有思考過,吸引孩子關注之后的事情。還有時候,很多家長吸引孩子關注后,會讓孩子做一些不感興趣的事情,或者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,甚至還有批評指責等。如果吸引了孩子的關注之后,隨后跟著的都是一些孩子不感興趣或厭惡的事情,長此以往,孩子會選擇不去主動關注你。這些意義不大的指令會慢慢消耗掉孩子的專注力和執行力,讓他們產生“爸媽的話不用急著去聽去做”的想法。于是家長會發現,以后再想得到孩子的關注,越來越難了。反之,如果我們在每次吸引孩子關注后,都能給孩子展示一些好玩的游戲、玩具、零食等,孩子會覺得每次關注我們都有驚喜,也就會更多的主動關注我們。
所以,當我們想吸引孩子的關注時,首先要想清楚關注之后的事情,如果不能保證讓孩子喜歡,那就首先想清楚之后,再吸引孩子關注吧。
更多相關知識,請咨詢霸州星智語培訓學校